自然質感與科學共生 :最新仿生學設計研究
2025-10-08根據Gensler的2025年全球職場調查,高達94%的頂尖員工擁有空間選擇權,而仿生學元素正是促使員工回歸辦公室的關鍵驅動因素。這也證明仿生學設計不僅僅是美學選擇,更可以是科學驗證的策略,能降低壓力、提升創造力,並支持永續發展目標。
Read more根據Gensler的2025年全球職場調查,高達94%的頂尖員工擁有空間選擇權,而仿生學元素正是促使員工回歸辦公室的關鍵驅動因素。這也證明仿生學設計不僅僅是美學選擇,更可以是科學驗證的策略,能降低壓力、提升創造力,並支持永續發展目標。
Read more
透過仿生學設計,改建工程將自然元素帶入都市環境,以提升員工的健康與幸福感。
做為高等教育永續發展的先驅,愛丁堡大學承諾透過這次新的設計,必須同時體現大學對於永續發展、循環性及淨零污染目標的承諾,同時,還要保留建築的歷史遺產。
在這裡,舊建物裸露的磚塊和木樑是整個空間的點綴,訴說著建築的過往,為了進一步加強與歷史和地理環境的連繫,建築師回收使用原有的大面積窗戶讓自然光盈滿空間,也成功將鄰近建築物的景色盡收眼底,這些歷史被精緻的線條、柔和的軟裝和細微的中性色等現代設計元素抵銷,並與耐用又多功能的木材巧妙地搭配使用。
Read more“設計應該訴說故事,強調自然、人類經驗,以及我們工作、學習和共處的方式,Dressed Lines與Lasting Impressions系列正是以全新視角詮釋傳統,挑戰我們對於空間設計的想像。”
Read more永續發展並不是要在第一天就把所有事情都做好,相反地,它關乎持續改進,每個行動,不論大小,都有助於建立更永續的建築環境,無論是指定使用支援循環性的產品,或是就環境影響進行更開放的對話 - 進步始於行動。
Read more"在大自然中,沒有兩樣東西是完全相同的,當我們觀察腳邊構成森林地面的元素時,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,樹葉或樹皮的顏色或許有相似之處,但沒有任何東西是完全相同的,這徹底改變了當時的地材設計思維,當時的地材設計需要的是明確的圖案和完美的效果。"
Read more